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0511

查看: 300|回复: 0

李松平:华中师大对邓大才的处理结果,我有话说

[复制链接]

6613

主题

661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1659
发表于 2019-5-26 15: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叫李松平,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5级研究生,肄业者。

    上面这句话是我在2019年4月29号第一次在知乎上面实名举报邓大才的开头。时至今日,这件事情已经过去20多天了。这20多天里发生了很多事,从我的知乎答文被连续多天顶上知乎热搜,到我利用舆论压力倒逼学院改革,再到和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且最终邓大才的学术不端一事在主流媒体上被报导。在这20多天里,不断有人对我进行人身攻击,庆幸的是,事实终究被呈现出来了,那些为邓大才学术不端进行辩护的人,他的学术不端坐实了;那些为学院压迫性体制辩护的人,学院也在进行改革了。

    现在,本应该是公正得到伸张大快人心的时刻,然而,现实却冰冷的让人反胃。

    就在5月20号,华中师范大学发表了关于邓大才的处理通告,先来看一下: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邓大才的处理,学校以极其隐蔽的方式放在了一个“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活动的最后面。回忆起就在前几天,当现代快报记者询问华师领导情况时,华师声称已经在调查中了。所谓的调查是什么呢?关于这个会议,华师在5月17号就发了通知:



    我想任谁都想不到,这个所谓的会议,就是对邓大才的调查,而处理的结果是如此的不痛不痒!

    下面,我将就该调查与不久前的梁莹事件做比较,然后再归纳一下邓大才的其他一些问题。

    与梁莹的比较

    同样是青年长江学者,同样是涉及一稿多投及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针对同样的事情,二者的反驳态度都是如出一辙的。

    梁莹表示,上述情况只在自己学术生涯最早期,即2003年以前出现。当时她刚读研究生,学术刚入门,不懂规范,所以存在这样的情况。

    邓大才则表示,1997 年 -2003 年,他在地方政府工作时,跟着地方领导调查后写过不少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一方面因为工作的需要,他希望快速发文章;另一方面,因为中专毕业,他没有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也不清楚学术规范,的确有过一稿多发的现象。在 2004 年调入华中师范大学后,他知道了学术规范,从此再没有一稿多发现象。

    (网友补充:从师德师风角度,邓大才和梁莹的区别是:邓教授被学生举报的如此多比如给女生灌酒,威胁学生,招生、教学和课程设置等的肆意妄为等严重问题,如果从这个方面对比,梁莹教授上课不注意的师德师风问题完全是小事,但是被媒体闹得全国风雨。)

    二者在学术不端一事上几乎雷同,而邓教授被学生举报还有更加严重的经济腐败与师德师风问题。然而二者所受的处理却截然不同。

    前者受到顶格处理,据百度百科,2018年12月12日,南京大学给予梁莹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行政记过处分,取消梁莹研究生导师资格,将其调离教学科研岗位,终止“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聘任合同;报请上级有关部门撤销其相关人才计划称号和教师资格。2018年12月30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已按程序撤销梁莹的“青年长江学者”称号。

    而邓大才就如开始时所说,一个隐藏在官网深处的不痛不痒的行政警告而已。

    我们不禁要问,同一个中国,所依凭的标准就如此不同吗?如果是按照邓大才的处理方式,恐怕南京大学和教育部都得向梁莹道歉才行了。

    护犊情深:徐勇

    徐勇老师作为中国第一批长江学者,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的翘楚,华中师范大学的一面招牌,我想很多同学在投考华师的时候,都是因为仰慕徐勇老师的名气。徐勇老师学问做的好是一回事,在对待自己的学生这件事情上,护犊情深却是另一回事。

    自这次事件发生以来,邓大才几乎从未露过面,徐勇老师一个60多岁的老人,却不得不跑出来替他擦屁股,简直成了邓大才的公关。

    在我第一次在大群希望与学院进行沟通的时候,就是徐勇老师出来公关的。

    这些天我所遭受到的网络暴力,我知道有多难受。这里只是想表达,徐勇老师为了爱徒真是亲上前线,舐犊情深。尽管很让人感动,但也不能不让我劝徐老师一句,您学问卓著,切莫因为他而坏了您的名声。

    学制欺骗

    这是我在接受在校学生的反馈意见时感到最痛心疾首的事情,一个学院竟然毫无诚信,而邓大才本人的权术在这里运用的炉火纯青。



    从上面多图可以看出,当初学生在反应自己学制被欺骗的时候,学院以及邓大才在这件事情上面的强硬态度。一度有同学批评我不该把这件事在网上曝出,而应该采用正常渠道反应到学院,请那些学生告诉我,怎么样反馈才是正常渠道,才不会被贴上煽动者的头衔,才不会被邓大才针对。

    误导国家政策

    中国农村研究院有一项叫做“百村观察”的工作。这件事情就是每年寒暑假将所有基地班学生以及外校招募的一批学生派到农村去进行问卷访问。在知乎上面,我已经强调过这些问卷的设计毫无学术水平,如果用定量研究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可以说完全没有达标,这一方面如果日后有疑问可以请相关的专家来鉴定。我在这里只说一件事实,对于问卷中的有些专题,比如“土地确权”,很多同学所调研的村子以及周边村子都没有这回事,可是学院的死命令就是要填上。笔者亲眼见到放假归来,学生自己凭空捏造数据的规模现象,因为这是没有办法的,不完成的话受到的后果会更大,用邓大才的话说,入党评优都没有了,毕业都困难。这样一种做事风格可谓是贯穿到邓所主导的一系列项目,比如村情观察系统数据录入,一名19级新生给我的反馈里面这样写到:

    ”起初,我以为这是份蛮高大上的工作,所谓在城市化进程中抢救村庄嘛,可实际一操作却傻了眼。系统涉及的数据条目确实琳琅满目,可实际能搜索到的寥寥无几,就是这寥寥无几的数据,也是从别的网站上摘取的。这网上的数据能靠谱吗?既然不靠谱,开展这项费时费力的工作意义何在?今后还有多少个这样的项目等着我?不完成这些项目是否就不能毕业?我在学术上的追求还有时间精力实现吗?一系列的疑问在心中不断产生,我试图联系几位学长学姐,请教其中的缘由,可大家都欲言又止,我便知,事情并不简单。”

    这里要说一件事情,中农院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根据这些调查问卷写成咨询报告,然后呈送民政部。邓大才经常在群里放出民政部的批示报告,我有时候就在想,我们明知道这样的问卷设计不规范,且存在大量的造假数据,可是这样的报告却要呈报给民政部,而民政部可能根据这样的报告出台对于农民的政策,作为一个农村长大的土孩子,不得不让我觉得可怕。

    贪污经费的质疑

    中农院每年都会组织成百上千的学生进行暑期调查,其中就涉及到调研经费的问题,就本人所参加过的调研来看,调研经费分为前期经费和后期经费两个部分,18年暑假的前期经费是2200元,后期经费是1000元,19年寒假调研的前期经费是2170元,后期经费暂时没有发放。这里以18年暑期调研经费为例。

    18年暑期调研有四类:口述史调查、公共性调查、家户制度调查、问卷调查,每个学生可选择的组合是:口述史两个或者大家户一个或者小家户两个+问卷15份或村庄公共性一份,其中口述史调查和家户制度调查的经费均为2000,这与前期发放的经费一致,而公共性和问卷调查的经费为1000,(可以参见截图)与后期发放的经费一致,也就是说学生实际所得的3000多元经费均为完成报告后的奖励经费。

    图片来自19年寒假中农院调研合同,其中的奖励标准和18年暑假是一样的。





    问题在于哪里呢?在每年学生所上交的票据上,以下是中农院调研培训的关于票据报销的ppt截图。






    简单来说,学生在调研结束之后需要上交的票据有:往返武汉的交通票据(机票、火车票、汽车票等)、在当地的住宿证明、如果有住过旅店,则需要上交旅店发票等等。

    而这些票据正如ppt所写是不做二次报销的,也就是说这些票据上交之后学院是不会给学生发钱的,学生所得的所有经费只能是完成报告的奖励经费(合同所写的)。

    因此笔者质疑的点在于:

    1. 学生上交的包括交通、食宿票据学院是否将向学校进行过报销?如果没有报销,为什么要上交票据?如果没有报销,这些票据现在在何处?如果没有报销,为什么住宿发票抬头要写上“华中师范大学”?

    2. 如果这些票据有报销,那么最终报销的经费流向何处?仅仅以交通费为例,每年参加暑期调研的人除了本院200多学生外,还有几百外校学生,根据中国农村研究院19年的微信公众号显示,19年寒假调研达到了1000多人,如果一位学生的交通费用以300算,其交通费用就达到了30万,其中还有食宿费用,如此庞大的资金到底流向何方?

    希望中农院能够就调研的交通和食宿票据的流向进行合理解释。

    总结

    该事件发酵到现在,知乎上面暴露出来的关于邓大才学术不端,压榨学生,权力腐败,教学不规范(和梁莹一样,随便叫一个高年级学生就来给研究生上课)等等问题可谓是证据确凿,而贪污经费一事也疑点重重。且不说学术不端一事这样处理太轻了,就其他问题来说,学校居然充耳不闻,所谓的调查就是开个会议,这该寒了多少学子的心啊。华师不久前还在其宣传公号上宣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扎根基层,大国良师。”这两相一对比,何其讽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