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0511

查看: 926|回复: 0

“后疫情”日子怎么过?来看两名癌症晚期患者的最后四年

[复制链接]

264

主题

264

帖子

7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94
发表于 2020-7-13 01: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6 岁的荆永兴,2013 年被确诊胃癌晚期,医生说 " 存活三年以上需要奇迹 "。但这位基层足球教练决定更加投入地教孩子们踢球。他的生命比当初预想的延长了 4 年,教练生涯一直持续到了最后一刻,并在弥留之际拿到了中国足协 D 级教练员执照。
57 岁的贺明,2016 年被确诊肺癌晚期,医生说 " 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开始 " 生命倒计时 " 的他选择散步、慢跑、爬山、锻炼,并遇到了马拉松。人生最后的四年,他参加了 61 场马拉松比赛,常常举着一面小旗:" 肺癌晚期、跑马抗癌,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
不知道最近离开人间的这两人是否相识,但他们却同时触动了我的心灵。他们都已经创造医学上的奇迹,更重要的是,他们选择了一种与 " 病人 " 标签相去甚远的生存方式。是什么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能够比健康人做的事情还多?
有两个原因很重要:一是他们在无限接近死亡时,重新树立了人生目标,重新界定生命的意义。


要做一件事,很多身体健康的人会有各种犹豫,要等 " 条件成熟 "。但极限情境下的两人,反倒更果决。" 既然打不败病魔,就和病魔共存。" 他们不会虚幻地假装病魔不存在,却也不轻易向病魔低头,而最后设定的目标——比如带出更多的足球少年,比如跑上 100 场马拉松,都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原动力,也为他们的生命赋予了新的意义。
二是充满了对生命真正的热爱。在癌症面前,说珍惜生命是容易的,但保持对生命的热爱却并不容易。身体是灵魂的居所,当身体出了严重问题时,灵魂也常常不稳定,病痛和死亡的威胁常常让人变得麻木而消极,很多人带病生存的状态并不好。但在这两人身上,我们能看到不一样的画面。
在关于贺明的短片中,我没有看到他笑过,想来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时时刻刻都在和疼痛做斗争。这是真正的向死而生。也许正是由于真切地感受到死亡的威胁,他们在精神上反而解放了,选择了自己真正愿意做的事情。" 向死 " 的过程中,他们真实地、强烈地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每一天,提高生命中每一时刻的质量和长度,从而提升生命的宽度、深度和效度。


医学发达的今天,人们常把药物治疗作为疾病首选的治疗方案。这完全正确,但并不唯一。当代的生命观中,生命质量要比寿命长短更重要。药物可以作用于人们的身体和细胞,而目标和意义可以作用于人们的心灵和意志。如同存在主义疗法提出者、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所倡导的:即使在最黑暗的情境下,人们也能保持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独立。" 在任何环境下我们都有选择自己的态度、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权利。"
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当下,我们向这两位平凡的勇士致敬,不应只是作为旁观者。疫情实实在在地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也实实在在地考验着每个人的生命观。经过艰苦的抗疫斗争,我们需要一些静下来的时间,需要思考生命的目标、生命的意义这样的大问题。
疫情极大地改变甚至颠覆了原有秩序,力度空前地启动了人们内在的不安全感、混乱感、茫然感、焦虑感。即便到了 " 后疫情 " 时代,我们仍需要面对太多的不确定性。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学会和病毒共存,学会应对疫情带来的深刻改变,包括一些阵痛甚至厄运。面对可能出现的减薪、重新找工作、换新的地方生活等等重大变化,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能够尽快重新明确生活目标和生命意义吗?这是人们被赋予的艰巨使命。
就算平常时期可以浑浑噩噩,当剧烈变化出现时,我们必须找到生命的价值,重新在疫情之后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角色和身份感。这样,才不致于在变化中迷失自我,才能在厄运面前,都能保持自信、定力和勇气——就像荆永兴和贺明面对癌症诊断书一样。
向两位勇士致敬,也不妨问问自己:我们能做一名 " 后疫情 " 时代的勇士吗?
栏目主编:朱珉迕 本文作者:严文华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文中图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