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0511

查看: 806|回复: 0

第一炉香变第一炉钢,半生缘成女版“上海滩”,张爱玲做错了什么?

[复制链接]

304

主题

304

帖子

9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2
发表于 2020-11-30 17: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情深缘起》一出,豆瓣评分 2.7 的新《鹿鼎记》长舒一口气。
这部改编自张爱玲小说《半生缘》,由刘嘉玲、蒋欣、郑元畅、郭晓东主演的年代剧,以曼璐、曼桢姐妹 " 称霸上海滩 " 的雄迈,将来自花果山的张一山版韦小宝,衬得黯淡许多。


·《情深缘起》海报
从《半生缘》到《情深缘起》,这部拍摄于 2017 年的 " 库存剧 ",从高调宣布上星到退出北京卫视,再到改名、狂删 12 集后,在零宣传的情况下在视频网站悄然上线。一番折腾后,整部剧似乎已与张爱玲没半毛钱关系。
当时主演阵容一出,就遭网友群嘲。现在看来,所有不着边际的揶揄似乎都应验了。


目前豆瓣评分还没出,但短评第一页几乎是一水的一星。很多人看了一集就掩面而逃,还有看 20 分钟就被送走的 ……


天下烂剧分两种,一种是粗制滥造、演技 " 捉鸡 "、明晃晃来圈钱的;
另一种是,原著(张爱玲)、顾问(施南生)、造型(张叔平)都有大咖坐镇,请了一波好演员,却演了一场寂寞的。
这部被网友称为《霸王花姐妹闯荡上海滩》《咱们女人有力量之半身圆》的《情深缘起》,属于后一种,也因此,更让人心跳骤停,芒刺在背。


琼瑶 + 郭敬明的大杂烩
《半生缘》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 30 年代的上海,妹妹顾曼桢在工厂做工,姐姐顾曼璐为了养家,早年做舞女赚钱,最终嫁给了有妇之夫祝鸿才。曼桢在工厂本有恋人沈世钧,却被不能生育的曼璐诓骗,遭受姐夫侮辱,怀上了他的孩子。多年后,曼桢与世钧再相见,恍如隔世。
而被《情深缘起》第一波送走的网友,大多在吐槽主角的年龄外型。
小说里的曼璐,二十七八岁,容颜渐老,拿着电话本给客人打电话问人家来不来," 嗓子和无线电里的歌喉同样地尖锐刺耳,同样地娇滴滴的,同样地声震屋瓦 "。


· 小说《半生缘》中对顾曼璐的形象描绘。
刘嘉玲演过风尘女子,比如《阿飞正传》里的舞女咪咪。那一年她 25 岁,娇憨炽烈,在张国荣、张曼玉前毫不逊色。近 30 年后,当刘嘉玲再次演起类似的花魁,本应信手拈来,但终究年龄不饶人。
拍戏时已然 52 岁的刘嘉玲,与小说中的曼璐存在着巨大的年龄差。随之带来的违和感,让镜头前磨皮磨到自带圣光的她,和其他人分成了两个次元。


而扮演曼桢的蒋欣,当时也已 34 岁。小说里对这个角色的描写是这样的 ↓ ↓


演过恃宠而骄的华妃(《甄嬛传》)、要强倔强的樊胜美(《欢乐颂》)的蒋欣,也曾对自己饰演这个角色顾虑重重 ↓ ↓


当健壮的顾曼桢女士,雄赳赳气昂昂地踏入百乐门,抡起花篮就帮姐姐干架时,怎能不让人联想到,她完全可以拳打沈世钧、脚踢祝鸿才呢?


张爱玲在小说中还试图用许多细节证明,两人是一对外貌相似的 " 双生花 "。她曾给学者夏志清写信,认为如果将《半生缘》影视化," 可由一人兼饰姊妹俩 "。
可回到剧中,再怎么看,蒋欣与刘嘉玲也不像有血缘关系。


第二波被送走的网友,大概是无法忍受 " 八国语言 " 乱窜的违和感。
上世纪 30 年代的上海,大姐说港普,二妹说普通话,大姐夫一开口就是山东味儿,差点就成为二妹男友的人操着一口台湾腔 ……
语言优势还曾令刘嘉玲觉得骄傲,因为 " 现场收音像电影制作一样 ",靠所有演员演出功底才能达到这个要求,但最终呈现的效果却南辕北辙。
坚持到十几集,第三波被送走的观众,最终跪倒在那毫无 " 张味儿 " 的画风中。
《情深缘起》的制片人是何琇琼,她的另一个身份,是琼瑶的儿媳妇。


· 何琇琼
作为琼瑶的得力干将,2002 年,她就以制片人的身份,操盘了林心如版《半生缘》。
这个版本在豆瓣拿下 7.1 分,粉丝众多,相比眼下这部 " 霸王花喋血上海滩 ",顾家两姐妹的人设基本稳住了。
但它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张爱玲琼瑶化。


《半生缘》里有一场高潮戏,是世钧和曼桢在多年后相遇,发现彼此 " 回不去了 "。
这是故事的题眼,命运弄人,物是人非,有感伤,也有释然。
但这版的处理中,曼桢一下 " 紫薇化 ",开启了 " 看雪看星星看月亮 " 似的车轱辘模式 ↓ ↓


世钧也像尔康附了体,最后得出了如下琼瑶式的结论 ↓ ↓


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情深缘起》的预告片,如此让人窒息。
张爱玲那么多金句不用,却套用了徐志摩的《忘了自己》:" 人的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人而忘了自己,不求同行,不求结果,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一场让人唏嘘的爱情悲剧,变成了小清新式的自我意淫与感动。
这个配方熟悉吗?


同时,初到世钧家的曼桢,一口气来了 4 句 " 何其有幸 ",排山倒海之势让人梦回马景涛,矫揉造作的台词,又仿佛看了场 " 民国版 "《小时代》↓ ↓




张爱玲:你不对劲
《情深缘起》和《半生缘》气场上的不合,还反映在每个人物角色身上。
《半生缘》里的曼璐,俗气、艳气、妖气,爱家人不惜牺牲自己,却也因嫉生恨、毁掉妹妹。
可刘嘉玲强大的气场,不像过气交际花,更像上海滩大姐大,可以和杜月笙拜把子的那种。


流落风尘的疲惫沧桑,在这里荡然无存。为了争夺花魁,她剑走偏锋,卸掉大浓妆,梳上双马尾,扮女学生唱《茉莉花》,上演了一出 " 乘风破浪的姐姐 "。


小说里的曼桢,生长在一个灰扑扑的家庭,工作在一间灰扑扑的办公室,为了挣钱每天风尘仆仆从一个地方奔向另一个地方。
可蒋欣穿着时髦的呢子大衣,烫着波浪卷,对着一群维权的工人兄弟振臂高呼,以一个 " 打工人 " 的身份,为坐办公室的老板说话。


她去百乐门给姐姐送薄荷糕,劝她别干了,要在太阳底下过日子。


在写过白流苏如何 " 步步为营 " 计算自己婚姻的张爱玲笔下,绝不会有这种 " 何不食肉糜 " 的天真 girl。
曼璐则如此回应:" 普通人的一生,最多也是一把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面,也只能顺手在上面略加一点,变成一只桃花扇罢了。"
在写出 " 你新嫂子这两片嘴唇,切切倒有一大碟子 " 的毒舌张爱玲口中,也不会冒出如此酸了吧唧的文艺腔。
小说里的沈世钧,温吞懦弱,生活还没怎么夹磨他,就本能地退回到舒适区。而在这一版《情深缘起》里,郑元畅大喊着 " 大清已亡 " 的口号,反对父母的包办婚姻。
这种新文化旗手鲁迅式的呐喊,实在不是张爱玲能接得住的活儿 ……


剧中有一段画外音讲述 " 时代的车轰隆隆往前开,我们在各自的命运里颠沛流离 ……"↓ ↓


张爱玲更不会说出这么 " 高大上 " 的话。
1944 年,23 岁的张爱玲在香港战争后的废墟上写下《烬余录》,其中相同的话题,她的表述更加凌厉真实:"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特立独行的张爱玲,旗袍外加浴衣。


她是 " 五四 " 的局外人,在轰轰烈烈、锣鼓喧天的大时代中,蜗居上海孤岛一隅,写点平凡男女的平凡故事。她把凌厉的聪明,化在你来我往的对话、苦心营造的意象中,时而世故老辣,时而鬼气森森,骨子里,是时代 " 惘惘的威胁 ",是天荒地老的悲凉。
她的主人公,不完美、不彻底,受了伤害,自毁的同时也毁灭别人," 那样不明不白的,猥琐,难堪,失面子的屈服,然而到底还是凄凉的 "。
《半生缘》里,曼桢给世钧写情书:" 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
这句承诺,她自己也没遵守。她为了孩子嫁给了祝鸿才,辞去工作,天天待在家里,日复一日地争吵,摔盆子摔碗。
她决定离婚,不是因为祝鸿才出轨,而是目睹了他在那个小家庭的父慈子孝、放松自在之后,猛然发现,她自己不快乐,但这样一个千方百计得到她、又被她百般嫌弃的龌龊男人,这些年来也不快乐。
人到中年,曼桢和世钧再次相遇。他激动地说:" 我下了决心了,没有不可挽回的事。你让我去想办法。" 曼桢打断了他:" 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华美的袍,没有虱子
张爱玲的作品难改编,几乎已成公论,视觉化的影像可以还原情节,却难拍出韵味。
有几部被认为比较还原的作品,比如李安的《色戒》,数千字的短篇被他扩展为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汤唯的女学生、梁朝伟的中年特务,演出了谍影重重下的狠戾与真心。


· 汤唯在《色戒》中的剧照。
比如关锦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选了有艳星之名的叶玉卿来演木头美人 " 白玫瑰 ",出人意料又出奇恰切。


· 关锦鹏版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男女主角赵文瑄和叶玉卿(右)。
比如许鞍华版的《半生缘》,吴倩莲和梅艳芳的曼桢曼璐,最神奇的是两人五官相似,气质却截然不同。


· 许鞍华版的《半生缘》中,吴倩莲和梅艳芳(左)分别饰演曼桢和曼璐。
2020 年,张爱玲诞辰 100 周年,中国影视界为她献上了《第一炉香》和《情深缘起》。
9 月,许鞍华的《第一炉香》预告片放出,并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幕后阵容堪称顶配:编剧王安忆,摄影杜可风,配乐坂本龙一。
最后折在了选角上。
马思纯和彭于晏一脸正气,全然不像没落殖民地里带有最后一丝奢靡气息的葛薇龙和乔琪乔,反而像是延安女青年和码头扛大包的男青年在谈革命恋爱。《第一炉香》也被调侃成 " 第一炉钢 "。


然后,就迎来了 11 月的《情深缘起》。
很多人感叹:张爱玲做错了什么?


当张爱玲成为 " 张爱铃 ",那种所谓 " 张味儿 " 的审美意识形态已荡然无存。
马思纯版的 " 葛薇龙 " 读后感写得情真意切,但张爱玲从没说过这样的话。


在当下的影视剧体系——甜宠偶像、兄弟情深、宫斗厮杀、青春狗血、烧脑悬疑,等等——里,没有张爱玲的位置。
她的名言是: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然而,拍出来的这袭华美的袍上,不仅没有虱子,定睛一看,还是塑料和尼龙织的。
来源 环球人物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寇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